首页  2020  成功案例 > 正文

上海健康医学院服务大厅

2020-10-156828

技术引领服务创新让校园更智慧

上海健康医学院“E办事服务大厅”荣获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校园网络专业委员会和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2019年度学术年会优秀案例——银奖作为唯一获奖的办事大厅类案例,你是否也在好奇,成功的花,是如何做到这样明艳的呢?





E办事服务大厅将校园服务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以数据共享为原则,以流程为手段,以消息提醒为方法,打破信息孤岛,保障服务通办,促进服务办理。实现数据通、流程通、业务通提升办事服务质量。



1

稳步建设、有序进行



上海健康医学院诞生于“健康中国”新时代,是一所上海市属应用技术型本科医学院校。学校定位于“应用型、特色性、国际化”医学本科院校,坚持“医工结合、医养结合、医保结合”发展方向。

该校于2015合并成立,横跨中专、大专、本科多个学段,各分校区原有的教学系统、部门事务与管理信息,都是各自独立、互不相通,没有统一的平台与标准。

鉴于此,学校在2018年一期E办事服务大厅和微信门户的建设中,以打破“信息孤岛”为切入点,整合各部门办事、服务资源,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基于统一流程平台以“碎片化”应用的方式建设80+流程和应用。服务面覆盖教学、办公、财务、生活、网络服务、新闻宣传等领域,为师生轻松解决信息获取难、办事难的问题。


向下滑动,更多惊喜喏~





共建设了80+PC与移动应用、70+个业务流程、9个轻应用以及资讯应用、微信门户接入3个应用系统,整个流程涉及15个业务部门



2019年二期项目建设则定位于原有系统集成、新增流程完善,深化既有服务。基于一期搭建的流程引擎平台和快速开发平台构建应用流程,重点优化服务,强化管理、统计、分析的功能,进一步规范流程、提升管理、提高办事效率、实现师生少跑腿、消除空间障碍,提升师生办事体验。

在扩展业务覆盖面的同时,稳步“健”更注重通过数据分析深化服务,注重办事大厅“康”的机制。



2

线上“一站式”、线下“一门式”



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样,E办事服务大厅的建成也离不开前期的积累与铺垫。

早在2018年初,黄钢校长在学校中层干部会议上就做了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的动员讲话,倡议全面推行管理服务部门的“一站式”服务,推进“网上办”、“移动办”,全面提升“一网通办”水平,并将其纳入年终考核。随后,信息管理中心配合校长办公室,走访调研各部门,梳理、优化、分流办事流程,推进线上“一站式”与线下“一门式”相结合的服务模式,采取一期、二期分步走战略,全面启动项目建设。

截止目前,已经建设了100+业务部门流程和轻应用,线上“E办事服务大厅”提供PC+微门户相一致的服务内容,构建服务渠道一体化。无论是获取资讯、接收消息,还是访问资源、快捷办事,都能在PC办事大厅和微门户里即搜即得一键搞定,满足点对点的服务需要。





图:线上E办事服务大厅


线下“200事务大厅”共入驻了党校办、人事处、财务处、教务处、科技处、国际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等8个职能部门服务项目增至38包括印鉴使用、采购申报、资产报废、专项财务报销、因公出国(境)签证办理到收入证明开具等,一下子砍掉了25个办事环节


图:200事务大厅

图:入驻部门



线上E办事服务大厅结合线下200事务大厅,围绕“减时间”、“减跑动”、“减材料”原则,全面贯彻为师生提供优质便捷服务的办事理念,促进了办事窗口集中化、办事流程集约化,解决师生校园服务“最后100米”的问题,也拉近了各校区的“距离感”。将原本是独立的学院和校区,有机的粘合在一起,让师生服务一次办成、只跑一次



3

多方协调共建、打造开发生态



E办事服务大厅的建设理念除了面向师生服务、优化服务流程之外,还注重开发生态的构建,采用基于同一开发平台(苏迪科技Coreplus)多方共建的模式,有效整合了第三方原有业务系统,实现“资源集中与共享、流程的集中管控和优化”。

利用同一开发平台,多厂家竞争参与,不提高了厂商的开发效率与服务意识也是验证开发平台功能的一种手段。如此一来,可以让业务系统专注核心管理功能的实现,灵活多样的服务与部门协作由服务开放平台构建,实现真正意义的“核心管理功能”与“面向用户服务”的分离,共建学校信息化生态


图:微门户——健康宝

(可上下滑动翻阅)


在疫情期间,依托统一开发平台建设的“健康宝”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微信门户“i-健康”上线,囊括健康报、健康卡、健康码、健康讯、健康通等疫情防控管理应用。该管理平台全面报送数据、排查疫况、电子通行、健康资讯、疫情百科,助力教职工安全返岗工作,保障师生返校后健康通行。




4

UCP多系统集成、用户多渠道通信



为大力提升师生服务感知,多厂家通力配合,完成了统一通信平台与10余个系统的集成,这样就将复杂多变的信息统一输入、整理,最终进行智能送、个性化配置,满足师生个性化服务需求。

苏迪科技的统一通信平台基于统一通讯录,将各系统的通知/消息、待办事项、流程跟踪等纳入统一消息管理,并整合短信、邮件、APP、微信、PC等消息渠道。根据各业务系统的消息推送需求,实现消息的多渠道推送与同步,从而避免出现单渠道接收消息的滞后性,让用户可以多渠道接收信、微信、邮件等提醒信息,提升师生服务感知。


图:上海健康医学院UCP集成示意图



5

数据驱动管理、流程良性循环



上海健康医学院采用数据与管理“双管齐下”的方式,建设服务流程的同时建立相应监督与跟踪反馈机制

通过E办事服务大厅产生的服务相关业务数据,如流程办理时间与处理时间,对各部门建设服务数量、办事效率等维度进行服务统计与分析坚持“让数据说话,以此来推动服务优化与迭代,形成良性、健康式的闭环链路,做到可用、好用

一方面统计已发流程的汇总况,如:已发起流程的已办结总数、平均办结时间、总流转环节总数、平均流转环节数等情况。另一方面,还可按照办事主体的不同,做出相应的数据统计,并能以图表方式展现各类别服务办理情况。

在纵向上,有单个办事流程的流转情况跟踪,以办事当事人为视角,可以清晰的看到该事件的进度条,文件流转情况,一目了然,并准确知道下一步应该到哪里。


图:个人事务中心


在横向上,依托统计分析平台,各部门服务、各类型服务设情况进行数量统计,反映各类型服务建设程度,可以对服务建设程度低的类型进一步挖掘,从整体把握“E办事”在各方面的使用情况,将来还可以将学校服务建设情况与同类高校作对比分析,发现学校服务建设完善程度和进度快慢,以便适时作出调整。

分析发现,2019年下半年服务数据量,接近之前的总和,这与涉及的业务部门范围、服务的数量增加固然有关,但背后也蕴藏着“数据分析驱动业务使用,业务使用体现服务价值”的逻辑。2020年,学校计划继续稳步建设,健康运行,将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将师生的校内事务全部纳入E办事服务大厅,甚至部分校外事务也可以通过内网链接进行操作。


上海健康医学院的E办事服务大厅用真情温暖人心,让每一项、每一次服务真正使用起来,为师生办实事,为师生带来真真切切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写到这里,相信你和小编一样被深深打动了吧?作为唯一获奖的办事大厅类案例实至名归吧?这份殊荣的背后也体现了学校“一网通办”落地方案正在发生质的飞跃:从解决师生服务痛点出发,通过多方合作共建服务生态,将线上线下服务渠道相结合,辅以多终端多渠道进行消息送达,以数据分析为驱动深化服务应用实现了外“健”内“康”的运行管理机制。

正因为有这些亮点加持,“E办事服务大厅”才能够跻身获奖榜单。